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在线访谈
“推动闽西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
来源:  日期:2024-11-14 【字号:

  

  【主持人:龙岩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 黄克水】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由龙岩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黄克水】今天,我们举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2场,非常高兴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詹可聪,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吴朝晖,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安麒。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我市推动闽西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黄克水】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国网、福建日报、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网、海峡导报、福建质量管理杂志、市融媒体中心、龙岩市人民政府网、新罗区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记者朋友。

  【黄克水】首先,请詹可聪局长介绍我市推动闽西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情况。

  【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詹可聪】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由龙岩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推动闽西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各位新老朋友长期以来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新闻媒体进行交流。

  【詹可聪】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势头,闽西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省对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实现三年优两连冠,为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三农”支撑。

  【詹可聪】这些年,我们全力以赴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连续3年制定出台市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扶持措施,试点推广稻渔、烟稻、菜稻、菌稻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粮食生产稳中向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常年稳定在190万亩、82万吨以上,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连续四年实现“三同步”增长。果菜茶、肉蛋奶、水产、食用菌等重要农产品品类丰富、供应充足,越来越多优质优价的农产品摆上了群众饭桌。

  【詹可聪】这些年,我们持之以恒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做足“土特产”文章。不断构建“1172”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成功创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有序推进广龙合作、厦龙山海协作,龙台农业交流屡结硕果,成功举办第一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漳平台创园连续七年在国家考评中排名第一。我们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首位,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现全覆盖,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个、绿色食品136个。

  【詹可聪】这些年,我们不遗余力推进乡村建设,扮靓宜居乡村“颜值”。深入推行“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理念,实施五项机制,采取八种村庄分类方式对全市1786个村庄进行科学分类。按照“串点连线成片”的思路,推进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2023年实施项目126个、总投资15.34亿元,初步培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建设样板,上杭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五个美丽”建设,提升农村建设品质。

  【詹可聪】这些年,我们协同发力改进乡村治理,打造和美乡村“内核”。持续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模式,全市累计推广运用积分制1201个村、清单制1043个村。新罗白沙“电力爱心超市”、上杭才溪“1334”工作法、漳平香寮“功德银行”等一批乡村善治典型不断涌现。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着力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詹可聪】这些年,我们坚持不懈深化农村改革,用好用活改革“法宝”。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守住耕地红线,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规范农村建房审批,2022年以来,全市共审批农村宅基地9922宗1482.01亩。我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全省首个市级“新农人”协会,全市现有家庭农场1.97万家,数量居全省首位;现有农民合作社410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詹可聪】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推行“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总结推广“六个共富”机制,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主持人】非常感谢詹局长的介绍。现在进行记者提问,提问的记者请先举手示意,并自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主持人】请这位记者提问。

  【记者】詹局长您好!今年是改革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农村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请问下一步我市在农村改革领域的重点有哪些,将如何推进?

  【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詹可聪】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期改革的号角,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市委余书记在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上,对我市深化改革工作也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们农业农村部门也将紧扣职责定位,找准工作抓手,围绕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从“怎么改、改什么、改到位”一体抓好贯彻落实。

  【詹可聪】一是明确“怎么改”。我们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方位全过程,确保改革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守正创新,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坚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

  【詹可聪】二是明确“改什么”。我们将聚焦“三农”领域重点难点堵点,突出“小切口”,推进改革解难题、促振兴。重点实施“五票”制改革、“158”乡村建设改革、“六个共富”改革、农村集体收益权抵押担保试点改革、“新农人”部落改革、“稻+N”产业带建设改革、“供销农场”改革、村民建房审批改革、党建赋能工作改革、“六共融合”改革等具体改革举措。

  【詹可聪】三是确保“改到位”。在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过程中,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相关配套服务保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改革合力。同时,深入挖掘改革特色亮点,加强典型经验总结提炼,营造浓厚改革氛围。突出督查考核,激励干部推进改革工作热情,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

  【主持人】感谢詹可聪局长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主持人】请这位记者提问。

  【记者】吴总师您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我市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成效?

  【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 吴朝晖】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龙岩市是福建省三大粮食主产设区市之一。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推进粮油生产稳定发展。2023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2.43万亩、总产量83.74万吨,分别比2022年增加1.05万亩、0.58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增量、总产量增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吴朝晖】一是聚力政策扶持。在落实上级扶粮惠农政策基础上,2022年以来,市、县扶粮惠农政策力度只增不减,均制定出台了稳定粮油生产扶持措施,全市每年市、县、乡粮油扶持资金合计达5000万以上。其中市级每年安排资金1400万元以上,重点扶持规模种粮、撂荒地复垦种粮、粮食机械化生产、“新农人”种粮等,提高规模种粮效益,着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吴朝晖】二是聚力“藏粮于地”。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投向水稻生产功能区,着力组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推广粮经轮作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切实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2023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2.86万亩,耕地质量等级比2022年提升0.05个等级,实施烟稻、菜稻、菌稻等粮经轮作面积46万亩以上。持续推进撂荒地复垦种粮,开展撂荒地调查摸底和全面整治,2022年以来规模复垦撂荒地种粮近4.6万亩。

  【吴朝晖】三是聚力“藏粮于技”。深入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市粮食单产水平从2020年的430.6公斤/亩提高到2023年的435.2公斤/亩。开展粮食“五新”示范片建设,每个示范片给予2-5万元或每亩100-300元的资金补助,2023年,全市建立粮食“五新”示范片199个,半数以上亩产超过600公斤,亩产超过700公斤的达到21个。创新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粮食示范片亩产最高达1152.3公斤,突破吨粮。

  【吴朝晖】四是聚力主体培育。加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市30亩以上规模种粮经营主体从“十三五”末(2020年)的1169户增加到2024年的2040户。加大新农人扶持力度,市级粮油生产扶持政策对新农人门槛降低50%,补助标准提高10%,全市现有新农人5万余人。

  【吴朝晖】五是聚力服务完善。完善贷款服务,先后推出征信贷、轮作贷、共富贷等信贷产品,有效缓解种粮农户融资难问题,2023年共争取农业生产性贷款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545万元,为4709家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3.88亿元。完善社会化服务,开展粮油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托管服务和“供销农场”“中心-站-员”等全流程托管社会化服务,2023年全市社会化服务面积8.88万亩,服务小农户1.55万户,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2.44%。完善金融服务,创新推出龙岩市甘薯种植保险和水稻种植补充保险,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水稻种植完全成本保险,有效增强粮食抗风险能力,2023年全市水稻理赔金额达1404.36万元。

  【主持人】感谢吴朝晖总农艺师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主持人】请这位记者提问。

  【记者】王副局长您好!请问近两年我市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方面有哪些工作部署?目前成效如何?

  【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安麒】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根据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申报对象来分,目前,主要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评选,从2022年开始组织申报,每年全国100个左右。我市上杭县已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接下来我市计划争取再推荐一到两个县申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由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组织评选,分配我市推荐名额每年7个左右。目前我市上杭县古田镇等10个乡镇成功列入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对象,实现7个县(市、区)全覆盖。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由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组织评选,分配我市推荐名额每年63个左右。目前,我市新罗区江山镇山塘村等126个村已成功列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实现7个县(市、区)全覆盖。

  【王安麒】为抓好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申报创建工作,实现梯次创建,我市制定了《龙岩市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申报创建对象储备工作计划》,对全市推荐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指标进行提前谋划,提前储备。2022-2026年每年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7个乡镇、63个村参与申报示范创建,通过5年的努力,组织发动35个乡镇、315个村参与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申报创建,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主持人】感谢王安麒副局长的回答。

  【主持人】鉴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详细解答。希望广大媒体朋友持续关注我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相关工作,为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主持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收藏】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龙岩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登高东路169号 电话:0597-2313188
闽ICP备09003280号 网站标识码:3508000007 闽公网安备35080202351088号